《精乾选择学》 《精乾选择学》是本人在祖辈总结的择吉经验基础上,通过长期的选择实践,摸索出一条正确的择日之路。发现六壬、易卦、天星择日具有速应速效、吉凶有准的特点。所以认为择吉学之真谛,是以造命为主,又参六壬、易卦、天星而用,才见确验。
《<易经>导读》 《易经》自汉代开始尊奉为“五经”之一。《易经》用一套符号形式系统描述事物的变化,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其中心思想是用阴阳符号构成的卦象代表世间万物的运行状态。《易经》的影响并不限于占卜和术数,大凡古代中国的哲学、宗教、政治、经济、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皆可见到阴阳变化的思想寓于其中。古人通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而作“易”,所以说《易经》是我们先民智慧的结晶,是宇宙客观规律,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既然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应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不应定义为科学。学习《易经》许多人认为“难入门,难学习,难掌握”。希望《导读》一书有助于易学爱好者进入易学殿堂大门,进而理解中国易学能够有所裨益。
《天南易学随笔》 本书都是天南居士在学易中所遇到的情况,实事实是的记录,丝毫没有一点的文学艺术性加工,所以读起来未免有点枯燥无味,敬请读者谅解。另外有涉及到的阴暗面,如果身边的朋友感觉某部分如芒刺被的话,那请不要怀疑,这是我善意的劝谏。这就是我易学随笔,尽管它在许多大部头面前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尽管它在你们眼中还是那么的凌碎和粗糙,但这是我对社会的思考,这是我对易学的感悟。
《传统文化讲座》 本书收录作者在雷州市爱心慈善会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的稿件。有《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佛先学做人》、《从小要学会做人》、《学佛与做人》、《望子成龙》、《如何念佛》、《做人的立身之本——信》、《泛爱众》、《教育孩子学会学习》、《弟子规是教育孩子的根本》共十篇。
《<弟子规>解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代山西绛州的一位秀才,没有中举,没有其他学术上或者政治上的成就。《训蒙文》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弟子规》。《弟子规》不过对《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一句的阐发。看上去是更加细致了,细致到了如何坐卧起居接物待人,明显过犹不及。其实《弟子规》少说还算,说的太多,更是反映了孔子一路被解释几千年后终于僵化的状态。近几年来,全国上下读古典经书,有风起云涌之势。但有些名人却鼓吹《弟子规》是儒家的“经典”,将《弟子规》捧成国学必读,且各大高校纷纷开设选修课,甚至某些人还要求“共产党人都来读《弟子规》”。其实《弟子规》比现代的学生守则还差得很远,欣感之余,更深感魏源的“学古之道,犹食笋而去其箨也。”与杨万里的“学而不化,非学也。”所言不差,学习古代文化遗产,我们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而不懂得融会贯通,不是好的学习方法。于是我抱着野人献曝的心情,将《弟子规》的学习见解与大家分享。
《雷州佛教文化城》 雷州调风九龙坡车落港的宝林禅寺,此地由九条山脉在此聚结,湛堰河水经九十九曲至此汇入大海,宛如九龙戏水。左青龙有将军山辅佐,右白虎有日月星三岭拱照,前以黄牛岗为案山,日月两岭镇守水口。水绕山抱,环境幽静、林荫竹翠、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山间奇树怪石,飞禽走兽,流泉飞瀑,谷深林密,径幽洞暗,千姿百态的山间岩石,婀娜多姿的海滩红木树林,时有奔突的走兽,常见会聚的白鹭,扑朔迷离的无底洞,飞流直下的瀑布,具有文物价值的“观楼”祖墓,富有传奇色彩的“铜鼓王祖墓”,可供开发利用资源十分丰富。1993年释广照、释德真两位法师,对本人说起寺院建设的困难重重。当时我提出要提高知名度,首先改地名,把“九龙坡”改为“九龙山”,“车落港”改为“潮落港”。“坡”变“山”,为的是提高它的品位;“车”改“潮”,是避开游人的忌讳。并向两位法师分析当地风水,让他们要有信心。受释广照师傅委托,本人设计“中国雷州佛教文化城”,科学与佛学、易学相结合,以体现独特的“天人合一”文化、哲理观念为目标,运用佛理、易理的精髓,巧妙地构置在八卦九宫模式的多种功能建筑群。把学佛修持、开悟益智、教育培养、养生保健、游乐观光、旅游度假相结合,注重游客的参与性等基本模式,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教育培养与开悟修持相结合,旅游和保健相结合,在游乐中获得养生、治疗和开悟。综合性、系统性强,学术性超前。广泛运用自然保健法,吸引各界人士注意力。把修持、旅游、娱乐与康复结合起来,是未来旅游业的新方向。双层高效益,既有社会效益造福人类,又有高倍率经济效益。不失为当前发展旅游业的新思路,为雷州旅游业带来新的契机。
《精进念佛感悟》 本书为作者参加精进佛七共修念佛法会的感悟记录。娑婆如苦海,念佛如乘船,生净土如到彼岸,积善如帆楫盘费,念佛是正因,积善是助缘。夫生死海深,非念佛莫能济度;菩提路远,非净土难以到达。一心皈命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日日念佛,天天精进,七天如一日,一句弥陀不离口。声声佛号为百劫千生消业障;为四恩三有启因缘。精进念佛,念佛精进。精进修行之勇气得到极大提升,甚至于连肉体气机也明显精进。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初悟浅译》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是佛教经论中文字最为简炼,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典藉,令人惊叹!然而有多少人读懂了呢?念经不悟是必然的,大彻大悟就不必再念了。为了开悟,作者用深入浅出的笔调,以现代科学观点,谨慎、精细地解释出来,以启蒙初学,意至善美。希望学佛同修能悟到自心,认识自心,体会到自心,用自心照自心,自心明自心,胜于念千遍万遍。
《周易预测原理》 《周易》是中华神秘文化的一部总经典,如果没有老师指点迷津,完全靠自学领悟其中深奥的理论是较难的。如何才能走进周易这一神秘的殿堂?本人认为近代易学家尚秉和先生的经验很值得推崇,“未学易,先学筮”的治学方法是步入易林的捷径。本书分周易与预测、易的本意是预测、易的宇宙图象共三章,论述《周易》通过卜筮手段沟通天人信息,进行天人对话。周易预测的本质根源是巫术,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易的构建,它已挣脱了巫技,可以说它是以巫术文化的理性化发展,成了冷静的数理推衍,根据严密的逻揖和复杂的联系性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和把握。它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直观、超时空、不合乎逻辑。如果说古人制卦成易是将宇宙概括归纳为一个坐标图式的话,那么预测则是在这个图式中寻找万事万物的坐标点,从而推断具体事物的位置、性质、前景及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